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7章(2 / 2)

:“房公,何必如此自谦呢。”

&esp;&esp;要知道,大唐走到今日,其中制度框架(诸如三省六部制、御史台制、官吏考核制等),都是李二陛下与房玄龄、杜如晦等老臣彻夜商谈定下的。2

&esp;&esp;贞观四年,杜如晦因病逝世后,李二陛下的左膀右臂便少了一位。

&esp;&esp;也正是因此,他才会将房玄龄看得愈发重要。

&esp;&esp;李世民拉着兕子的小手,叫她站定在房玄龄面前:“房公明达政事,辅以文学,凡事无一处不尽心。况且,你为人一向宽平,谦恭和善,有房公亲自教导兕子,朕与观音婢也能放心。”

&esp;&esp;“朕,就将兕子托付给房公了。”

&esp;&esp;

&esp;&esp;就这样,兕子多了一位开蒙的恩师。

&esp;&esp;小萝莉练了大半年书道,许多常用字已经都能认得了。房玄龄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,给她布置一些看书的课业。

&esp;&esp;这些书的选择也是另辟蹊径。

&esp;&esp;房公并不叫兕子学习什么这个经、那个训的,而是因材施教,选择了她感兴趣的农田事务入手。

&esp;&esp;“西汉《汜胜之》十八篇,北魏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,都是前人代代务农的总结。公主通读一遍,看不懂也没有大碍,臣自会结合大唐时下的局面一一讲解。

&esp;&esp;”

&esp;&esp;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。

&esp;&esp;有了这么个切入点,还愁不能加塞点旁的学问吗?

&esp;&esp;看着小兕子发光的眼神,房玄龄忍不住抚着胡须笑起来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